揭秘人体免疫“防线”:CD14分子如何精准识别细菌内毒素

2025-03-11 15:10 小角
二维码

在人类免疫系统中,CD14分子扮演着识别并响应脂多糖(LPS)这一细菌内毒素的关键角色。近期的研究揭示了CD14LPS结合的具体位点,为我们理解先天免疫反应提供了新的视角。

揭秘人体免疫“防线”:CD14分子如何精准识别细菌内毒素.jpg


早期研究表明,CD14分子的N151个氨基酸区域对于其与LPS的结合至关重要。这一发现是基于观察到含有此序列氨基酸修剪的CD14仍能够触发完整的生物学反应。随后,研究进一步深入,确定了N端的前65个氨基酸是CD14结合LPS及传递信号的核心区域。

为了更精确地定位CD14LPS的结合位点,研究者们采用了基因突变等先进方法,通过改变个别氨基酸的密码子来创建CD14突变体。Stelter等人在CD14N152个氨基酸区域内进行了系统的丙氨酸扫描突变,生成了一系列突变体。这些突变体在CHO细胞表面稳定表达,并在血浆中以依赖于LBP(脂多糖结合蛋白)的方式结合LPS。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只有一种突变体(涉及第3941位、第43位和第44位氨基酸被丙氨酸取代)无法与LPS或大肠杆菌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也无法触发由LPS启动的NF-κB(核因子κB)核移位。此外,这种突变体的CD14不与具有广泛种属间交叉反应性的抗CD14单克隆抗体My4发生反应,这表明My4抗体识别的表位在CD14中高度保守。

这些发现强烈暗示,N端的第3944位氨基酸残基构成了人类CD14LPS结合位点的最基本组成部分。为了验证这一结论,Shapiro等人在CD14分子的N端合成了多个长度为15个氨基酸、且相互重叠5个氨基酸的多肽。实验结果显示,包含上述关键区域的15肽能够有效抑制LPS与可溶性CD14sCD14)的结合,进一步证实了N端第3944位氨基酸在CD14LPS相互作用中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通过基因突变和多肽合成等方法,研究者们成功地精确定位了人类CD14分子与脂多糖结合的关键位点。这一发现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先天免疫反应机制的理解,还为开发针对细菌感染的新型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的靶点。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期待未来能够揭示更多关于CD14分子在免疫调节中作用的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