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11138标准是一套规定生物指示剂(包括染菌载体、试验菌悬液等组成部分)在生产、标识、检测方法及性能方面通用要求的国际标准。此标准适用于ISO 11138其他部分未提出特殊要求的生物指示剂,为灭菌周期的确认和监测提供了关键依据。一、标准构成ISO 11138标准总共包含八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对生物指示剂的一般要求进行了概述,涵盖定义、制造要求、菌群数量和抗性确定以及培养条件等方面;其...
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确保医疗器械和设备的纯净与安全,已成为现代医疗体系中的核心要素。197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做出了一项关键性决策,批准了鲎试验法,以替代传统的美国药典家兔热原试验法,用于医疗器械及设备的细菌内毒素检测。这一变革不仅标志着医疗器械安全检测手段的升级,更开启了医疗器械质量控制的全新时代。FDA下属的医疗器械管理局(Bureau of Medical Dev...
细菌内毒素的研究已有200多年历史,最早的相关研究起始于对腐烂动物的观察。18世纪Albrecht von Haller(1708~1777)将从腐烂鱼或肉中提取的腐烂液体经静脉注射到动物体内,发现能引起动物发热和其他疾病症状,而新鲜鱼或肉的提取物不引起发热反应。当时认为,食物在降解和腐烂过程中产生了能致热和致病的毒性物质。早在19世纪,人们就试图鉴别这种腐烂毒素,Ernst von Ber...
蛋白质分解代谢是生理应激和内毒素血症代谢反应的基本特征,这种分解代谢影响肌肉、肝脏、消化道蛋白质的代谢。有人认为,内毒素血症及败血症晚期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sndrome,MODS)或者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可能是因为严重的蛋白分解代谢和ATP生成不足所致。Stoner 发现,内毒素血...
其实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sndrome,MODS)、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的最根本原因是细胞代谢特别是细胞氧代谢产生障碍,创伤及内毒素均可影响细胞代谢,其中以内毒素对代谢的影响较明显。正常情况下1分子葡萄糖可通过有氧氧化产生38分子ATP,约1.05×106J的能量供细胞合成代谢。内毒素血症...
严重感染、创伤、重度休克、大面积烧伤等病人除原有的器官和组织受损外,可出现两个以上器官序贯性地或同时发生严重的功能障碍,以致衰竭。以往,由于患者常在短期内死亡,临床上难以观察到这类改变。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与监测手段的发展,使这些现象得以在临床上观察到。1973年,Tilney首先提出这一现象。1975年,Baue再次报道和加以描述,并提出进行性或序贯性器官衰竭(progressive or ...
从事细菌内毒素检测(BET)方法开发的分析人员经常会遇到新化合物或新产品,要求他们计算内毒素限值,为新材料开发检测方法,并将经过验证的检测方法转移到质量控制部门。什么是内毒素限值,化验开发人员需要了解哪些信息才能计算出内毒素限值?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外细胞膜外层的成分。虽然内毒素注射到哺乳动物体内会产生多种生物效应,但目前 BET 检测的重点是确定材料中或材料上的内毒素含量是否足以导致患者发...